缺芯少魂!中國科技產業(yè)的底層技術,已經被美國卡脖子已經三十年之久。
但少人認知,就在 20 年前,中科紅旗為代表,國產操作系統(tǒng)也曾有過一段亮眼的崛起。只可惜,這是一段在出生就埋下了死亡伏筆的心酸往事:
2013 年末,內斗了十幾年的股東們,這次意見出奇一致地統(tǒng)一:對中科紅旗進行解散清算。
大家彷佛扔掉了個燙手山芋、送走了一尊瘟神。
這不禁令人唏噓。
因為,就在一年前,中科紅旗還是位列國產操作系統(tǒng)第一,持續(xù)盈利的民族之光;是出身中科院軟件所,曾在政府采購中打敗微軟的國家隊選手。
沒人想得到,破產會來的這么快,而且還是伴隨著資金鏈斷裂、員工拉橫幅討薪這樣的意外情節(jié)。
但如果對紅旗的發(fā)展一路復盤,就會發(fā)現(xiàn)它隱藏在光環(huán)之下的先天不足:
內部管理混亂;市場僧多粥少;看似營收不斷,實則經營運轉重依賴嚴補貼與政府采購。
一旦溫情脈脈的保護傘撤去,紅旗便立刻成了市場廝殺中裸奔的未斷奶孩子。
01. 生于國家需求
國產操作系統(tǒng)大潮的發(fā)端,始于 1999 年美國搞癱了南盟通信系統(tǒng)后,時任國家科技部部長徐冠華一句“缺芯少魂”的振臂高呼。
芯是芯片;魂即是操作系統(tǒng)。芯魂不自主,國家機密就永遠都會留著一個可以由人進出的后門,南盟的歷史便隨時可能重演。
應徐冠華之呼,2000 年起,中科紅旗、銀河麒麟、中軟 Linux 相繼成立,成為三大操作系統(tǒng)國家隊。
國資為主導,目標是自主,是這些操作系統(tǒng)共同的特點。
其中,風頭最盛者當屬 2000 年正式以公司形式運營的中科紅旗。背景上,中科院軟件所是紅旗股權位列第一的大股東;管理上,紅旗的一把手是時任軟件所副所長、操作系統(tǒng)泰斗級專家孫玉芳。
這樣特殊的成立背景與股權結構,也使得“所企不分”,成為了中科紅旗的特色。
那時候業(yè)界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聞,孫玉芳出門,常常帶著兩張名片。其中一張的頭銜是中科紅旗董事長,另一張則印著中科院軟件所首席研究員。
與之對應,中科紅旗一方面需要商業(yè)化的運營,來制造讓股東滿意的利潤。另一方面,更多的非商業(yè)因素又左右著它的運轉,比如承接國家課題項目,享受國家隊身份帶來的政采優(yōu)勢以及補貼,旱澇保收。
正是這種特殊,一手造就了紅旗日后的輝煌與成就。2001 年年末,北京市政府采購,微軟被踢出局,紅旗與金山成為了這場千萬級別采購的最大贏家。紅旗內部人士則統(tǒng)計,僅僅 2000-2008 年,紅旗拿到的政府課題總額就有 2000 多萬。
但同樣,也正是這種特殊,在一開始就為紅旗的倒閉埋下了伏筆。
02. 困于微軟生態(tài)
看起來旱澇保收,但紅旗的本質依舊是一個國家光環(huán)庇護下的孱弱生態(tài)。
操作系統(tǒng)的本質,就像一個公司,注冊成立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能夠找到愿意適配的軟件和硬件一起把生態(tài)做大,公司這才算正式運轉了起來。
但偏偏,在桌面端,成熟的軟硬件產品都已經成為了微軟生態(tài)的高薪打工仔。
一窮二白的國產操作系統(tǒng)想要搭建生態(tài),就像是拿著月薪五百的招聘條件,去挖空世界五百強員工來給自己的夢想兼職。
國產操作系統(tǒng)的未來,看似是從政府采購走向 C 端需求,進而殺到全球市場的三步走;實際上,是集體在微軟口邊不斷奪取 G 端的殘食,能喂飽一個就已不易。
聰明的民營企業(yè),做過之后就明白了其中的吃力不討好,早早轉向了服務器或者嵌入式這些微軟力量還很薄弱的地方,另謀出路。
但身為國家隊的紅旗們,補貼在手,并不用為未來擔心,也沒得選擇。
03. 耗于內斗
紅旗的損耗,是從內部開始的。
曾經,所企不分的管理,因為創(chuàng)始人孫玉芳的德高望重與特殊身份,為紅旗帶來了不少利益。
但隨著 2005 年孫玉芳過世,紅旗便失去了與大股東軟件所直接溝通的橋梁,身份一落千丈。
自此,特殊性所帶來的 B 面開始逐漸浮出水面。
2006 年,紅旗大股東軟件所成立了與紅旗具有直接競爭關系的中科方德。在所有關系上,中科方德是軟件所的直接下屬單位。而有著 8 個股東的紅旗,自然被分走不少應有的“母愛”與補貼。
更是火上澆油的是,中科方德的成立直接引發(fā)了紅旗的內部管理危機。
那時候,紅旗共計八大股東,公司章程決議采取一票否決制。對于一眾小股東而言,只要中科方德還在,軟件所就始終有轉移紅旗資產的可能。這讓本就利益訴求不一致股東們成為了一個貌合神離的整體。
也是因此,紅旗內部大事但凡需要表決,就總會因為那么幾個股東投出的一票否決,導致什么也做不成。
甚至,后來紅旗被破產拍賣,也因為股東意見不一致而一拖再拖。
內部,是高管勢弱、股東鬩墻;利益分配上,又與中科方德在軟件所形成了內斗,紅旗自此徹底成為了一艘失去方向的航船。
04. 死于斷糧
管理陷入僵局,但好在有補貼與政府訂單維持了常年的賬面盈利。
只可惜,賬面上的盈利有時候并不能反映真實的實力。
2012 年,紅旗還在宣稱在連續(xù)七年蟬聯(lián)中國 Linux 市場占有率第一并持續(xù)盈利。
緊接著,2013 年,紅旗就宣告資金鏈斷裂,堅持到一年后,正式破產。
從巔峰到墜落來的看似突然,原因其實很簡單,國家補貼斷掉了。
2010 年前后,紅旗作為主要承接方,與軟件所和中科方德一起申請了核高基項目,國家補貼一次性上億。而紅旗破產的導火索,也正是這一筆核高基項目的分配。
中科紅旗的員工對媒體表示,1.1 億國家補助,中科紅旗僅到手 3000 多萬元,地方配套預算 4000 萬,紅旗到手還不到 500 萬。
但核高基項目必須硬著頭皮交差,否則就得退回補貼。
以至于進退兩難的紅旗一度出現(xiàn)了高管賣房維持項目進展,員工在工信部門口拉橫幅要軟件所“還錢”的鬧劇。
但軟件所的回應是,中科紅旗的經營一直困難,近十年來一直在靠大股東中科院軟件所輸血支持。
其實,誰也沒說錯。但補貼停止又被大股東拋棄的直接結果就是紅旗破產。
清算期間,與紅旗有著業(yè)務高度重疊的普華基礎軟件,以及有過深度合作的中科曙光,都曾伸來收購的橄欖枝。
然而內斗問題再次浮現(xiàn),幾次邀約先后因為大股東軟件所以及二股東賽迪的不表態(tài)而相繼告吹。
最終,迫于上級以及輿論壓力,紅旗才終于被甩手。但最終接盤的,卻是大連一家寂寂無名的民營企業(yè)。
連倒閉都如此抓馬,這是誰都沒想到的結局。
05. 出生時就敲響了死亡倒計時
倒閉雖突然,但紅旗的死亡倒計時其實早在誕生時就已經敲響。
在一個高度依賴生態(tài)建設的產業(yè)里,強者恒強是不變的真理。在 C 端市場,姍姍來遲的紅旗,誕生于 Windows 已經構建起完整生態(tài)的 2000 年前后,這本就是個錯誤。
但即便在 G 端,紅旗的地位也并不穩(wěn)固。面對動輒千萬上億的補貼,不止軟件所,高校、國企誰都想來分一杯羹。以至于一個單位的兩個下屬公司左右互搏,一個產品被數(shù)次轉手,還都能獲得國家項目補貼這樣的故事數(shù)見不鮮。
看似是一批種子選手優(yōu)中選優(yōu),實則是用國產為借口,搶奪微軟的嘴邊殘食來喂養(yǎng)無數(shù)饑腸。
補貼與分散成為了難以打破的死循環(huán),使得生態(tài)與市場擴張成為無稽之談。補貼斷奶,自然就成了懸在頭頂?shù)倪_摩克利斯之劍。
失敗,也許從一開始就是紅旗的注定宿命。但好在技術還在,人才還在,理想也還在,當年紅旗經驗與收獲,如今正在麒麟與鴻蒙之中閃閃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