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險的時候正在逼近。
2024年5月28日,《經理人雜志》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來自中國的汽車制造商長城汽車計劃關閉其位于巴伐利亞首府慕尼黑的歐洲總部辦公室,并裁減全部約100多名雇員,所有的雇傭合同截至8月31日。員工與供應商在周二的時候被告知了這一決定:
這很突然。
關閉德國總部,并不意味著長城汽車要退出歐洲市場。在把德國的備件倉儲搬遷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同時,長城汽車會繼續(xù)在德國、英國、愛爾蘭、瑞典以及以色列銷售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車。原來激進的擴張計劃,得以修正,暫緩進入奧地利和瑞士兩個市場。在銷售端與Emil Frey集團的合作,將進行職能分工層面的調整。
在德國汽車行業(yè)機構的分析中,長城此舉最直接的原因來自內部。大約31個月前,確立把德國作為進入歐洲的橋頭堡迄今,長城汽車在歐洲的事業(yè)計劃推進的并不順利,其主銷的歐拉和魏牌,并沒有達成預期的銷量。2023年,在歐洲28個市場中,歐拉的銷量為6245輛,魏牌的銷量為82輛。
進入2024年,在中國汽車品牌加力批量進入歐洲市場的境況下,歐洲汽車市場遭遇了銷售增長放緩的挑戰(zhàn),特別是電動車同比增速放緩至個位數。今年第一季度歐拉的銷量約為1500輛。以約2.7萬歐元的售價計算,長城汽車在歐洲處于虧損狀態(tài):
每銷售一輛汽車,都會遭受巨大的損失。
長城汽車及時止損的同時,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企業(yè)開展的反補貼調查,正朝著對中國車企不利的方向推進。原本歐盟的調查結果會在今年的6月5日或之前發(fā)布,受歐洲議會選舉影響,正式的調查結果推遲至6月9日之后發(fā)布。據歐洲媒體的報道,與原來的關稅相比,新增的關稅征收額度會很有力度:
提升幅度令人吃驚。
按照榮鼎集團的調研報告,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征收關稅的比例大致在15%-30%之間,這在阻擋中國品牌進入歐洲市場的同時,不至于摧毀把中國作為對歐洲出口基地的特斯拉、寶馬等的營運;而要想完全地打擊中國品牌,至少要征收45%-55%的關稅,這得要看布魯塞爾官僚們的膽有多肥。不管這一比例最終定在多少,對長城汽車而言都是不利的:
中國電動汽車銷往歐洲的成本將大幅提升。
長城汽車最新的決策與面臨的問題,適用于絕大多數進入歐洲的中國品牌。
在歐洲的28個市場中,中國品牌的存在感要大幅落后于日本和韓國品牌(詳見:滯銷的中國電動車,淹沒了全球最大的汽車港口)。在2023年,22個中國品牌的一眾車型中,只有9款車型的銷量超過1000輛。大通、零跑、江淮、紅旗、歐萌達、北京、極氪、嵐圖等的銷量低于500輛;Forthing、知豆等的銷量低于100輛:
在歐洲市場的存在感幾乎為零的占大多數。
歐盟是繼美國之后,又一個將對中國汽車加征關稅的市場,在失去了全球第二大市場和即將失去第三大市場時,找出導致中國汽車出口惡化的真正原因,比一味口炮的無用抗議,能讓中國汽車走的更遠。還是智者的話,有遠見:
要悶聲發(fā)大財。
在電動車的銷售出現波動后,長城汽車計劃在歐洲出售燃油車,但在合適的時機出現之前,長城與眾多中國汽車制造商只有一個選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