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3 日,中國市場排名第八的手機制造商魅族被高通告上北京知識產權局,索賠 5.2 億元。 高通起訴魅族侵犯其在 3G 和 4G 技術相關的無線通信(基帶)專利,并對魅族授權專賣店天宇達信公司提出追訴,一旦高通勝訴,不僅魅族目前的產品會遭遇禁售,新品 MX6 也可能因此流產,這對于魅族來說肯定會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這則新聞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作為關注產業(yè)環(huán)境又有閑的飛鴨一直在思考,為什么高通在中國首次起訴的手機廠商會是魅族?雖然高通和中國手機廠商的專利問題由來已久。
要深究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來回憶下 2015 年初發(fā)生的一則重磅新聞 --《發(fā)改委對高通罰款 61 億元 成中國最大反壟斷罰單》。原因就是在 2015 年中國市場全面走向 4G 時代,手握大量 3G/4G 核心專利的高通試圖通過提高專利授權標準,以及授權范圍(TD-LTE),加大在中國市場的“吸金”速度時,遭到了中國手機廠商的集體抵制,并最終引來了發(fā)改委有史以來最大的反壟斷調查。
事件發(fā)生后,曾引起很大熱議,對于這家 2014 財年凈利潤達 90.3 億美元的大鱷來說,不足 10 億美元的罰款并不傷筋動骨。很多人擔心,這則事件很有可能改變高通在中國經營的商業(yè)模式。
高通的強大
為了更好的了解事件背景,我們必須先科普下高通在基帶領域的強大。現(xiàn)在的基帶處理器領域已經沒幾家能玩得起了,無論是老牌的德州儀器,博通,還是新進的 nv,都紛紛割肉撤退。目前主要還有高通,聯(lián)發(fā)科,海思和展訊在角逐,再加上個 Intel。 而高通無疑是當中的佼佼者。Intel 的基帶芯片源自英飛凌,6 月中 Apple 宣布將在 iphone 7 上部分選用 Intel 基帶芯片,這家 2010 年被收購的老牌子基帶技術廠商才算煥發(fā)新生,這是閑話。
再來說說基帶芯片對智能手機的重要性。我們的智能手機中通常由兩大部分電路組成,一是高層處理部分,相當于我們使用的電腦;另一部分就是基帶,這部分相當于我們使用的 Modem,手機支持什么樣的網絡制式(GSM、CDMA、WCDMA 等)都是由它來決定的,就像 ADSLModem 和光纖 Modem 的區(qū)別一樣。
我們用手機打電話、上網、發(fā)短信等等,都是通過上層處理系統(tǒng)下發(fā)指令給基帶部分,并由基帶部分處理執(zhí)行,基帶部分完成處理后就會在手機和無線網絡間建立起一條邏輯通道,我們的話音、短信或上網數據包都是通過這個邏輯通道傳送出去的。簡單的比喻來說,基帶芯片就相當于一個語言翻譯器,他會把我們要發(fā)送的信息(比如:語音,視頻),根據制定好的規(guī)則(比如:WCDMA,CDMA2000),把用戶要傳送的信息轉換一下格式,然后發(fā)送出去。
早期手機的功能較為單一,主要提供語音通話及文字短訊的傳送,當時的基帶零組件也較為簡單,主要含括模擬基帶、數字基帶、內存、功率管理四大部分,最初主要采用通用架構完成計算和處理工作,DSP 成為最重要的選擇。后來隨著多媒體等更多應用的興起,單獨的 DSP 開始應付不過來了。應用處理器和協(xié)處理器在手機中的應用是手機發(fā)展過程中是一個關鍵的時間點,正因為它們的引入,才真正擴展了手機的功能。
基帶的開發(fā)極其困難的,我們從射頻前端部分就可以略見一斑,想想看現(xiàn)在的手機里這么多制式,2G,3G,4G,7 模 18 頻,光收發(fā)機就十幾個。要保證這么多制式可以一起工作且無線信號不互相干擾,可想難度多大。換個角度想,要從空氣中捕捉幾十 uV 的不同制式的信號,放大,降頻,解調,轉換成數字信號。不僅如此,現(xiàn)在做 LTE Advanced,不同的通道要合在一起工作,這和傳統(tǒng)收發(fā)機的設計完全不同。這還只是射頻部分。所以基帶的難度可想而知,需要常年的積累,研究和資金,也是為啥其他家暫時趕不上高通的原因。
技術上花錢花時間還能解決,還有更重要的專利和全球運營商的兼容性測試,沒用大量的出貨,很難把成本攤薄。
在基帶領域,高通依然處在絕對領先的位置,無論是蘋果,三星,諾基亞還是小米,華為,中興,都在自己的手機上使用高通基帶,這一半原因在于,高通提供了“基帶+CPU+GPU”打包解決方案,有助于客戶降低成本,另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高通作為 CDMA 開創(chuàng)者,坐擁 3900 項專利,其他人繞不過這道坎,就只能乖乖的買它的基帶芯片,或者交專利費,而高昂的專利費會讓很多手機商望而卻步,妥協(xié)但無奈。
不是不買是買不起
魅族早年使用的大多的是三星手機芯片,近年來在加大出貨量后廣泛使用了聯(lián)發(fā)科芯片。在此前。聯(lián)發(fā)科曾與高通是達成了交叉許可協(xié)議,聯(lián)發(fā)科因此免費獲得了高通授權,但依據協(xié)議聯(lián)發(fā)科的 ODM、OEM 等合作伙伴則要向高通交付授權費用,并且聯(lián)發(fā)科的合作伙伴必須要有高通的授權,所以即使是使用聯(lián)發(fā)科芯片的手機終端商需要向高通支付費用。
因此即使魅族的終端產品沒有使用高通芯片,但也不可避免會使用到高通涵蓋在 3G、4G 無線通信領域移動終端會使用到的標準必要專利。
根據 2015 年高通在發(fā)改委《反壟斷法》事件時形成的協(xié)議顯示,高通將對 3G 設備(包含多模 3G/4G 設備)收取 5%、對不執(zhí)行 CDMA 或 WCDMA 網絡協(xié)議的 4G 設備(包含 3 模 LTE-TDD 設備)收取 3.5%的專利費;每一種專利費的收費基礎是設備銷售凈價的 65%。
以一部 2000 元的手機為例,需要繳納 2000 元 x 65% x 5% = 65 元的專利費,這對于大批賠本賺吆喝的手機廠商而言是一種成本負擔。
根據高通財報數據顯示,中國是高通最大市場,2015 財年為高通貢獻了 53%的營收,共計 252.8 億美元,其中一大部分來自于專利費用。
專利意識淡薄
魅族和高通之間的專利糾紛就在于沒有就專利的使用達成共識,但依舊使用了高通的通信專利技術。
2014 年,魅族智能手機出貨量僅有 440 萬臺,在接受阿里巴巴 5.9 億美元投資后,魅族開始全面拓展產品線,布局高中低端,并在銷量上一路高歌猛進。據調研機構 IDC 的數據,魅族目前已成為中國第八大手機制造商,2015 年出貨量為 2482 萬臺。在銷量猛增的同時,魅族卻忘記了手機領域不可能避免的層層專利之網。
與媒體公開的資料顯示,截止 2016 年 6 月 26 日,成立 13 年之久的魅族總共申請專利數為 797 項,而成立僅 6 年的小米,背后則有 4841 項專利,而且在今年 6 月初,小米公開宣布將購買微軟約 1500 項專利,稱希望有一天可以不僅僅在印度和巴西這樣的發(fā)展中市場銷售產品,而是能夠把觸角伸向更為發(fā)達的歐美市場。與此同時,華為、中興、聯(lián)想、等眾多中國科技巨頭正在通過授權協(xié)議、收購,或者自主研發(fā)等方式來擴大專利庫。
回頭再來看魅族,針對沒有對高通事先交納專利費的質疑,魅族副總裁李楠曾公開表示稱根據中國法律要求,高通的這種專利可以先使用再談判而高通在訴訟協(xié)議中提到“魅族一直沒有有誠意的與高通進行真行協(xié)商進而達成協(xié)議,而是采取了一種拖延的方式,希望能夠無限期地延遲下去,這樣他們可以無償地使用高通的專利?!?/p>
從專利的數量以及對待專利的態(tài)度可見一斑,至少,在過去十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魅族從底子里對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是不夠重視的。
歷史的事實證明,有了專利技術不一定能成功,沒有技術專利是萬萬不能的。回歸到魅族和高通的專利糾紛案上,無論最終以何種方式落下帷幕,專利已經成為魅族發(fā)展過程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了。
與非網原創(chuàng),謝絕轉載!